我校隆重召开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3-06-07浏览次数:559

    5月31日-6月2日,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国外7个国家7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大学校长,电力、动力等行业专家云集我校,共商电力行业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处长杨伟人、校党委书记周光耀、校长李和兴、副校长张浩、党委副书记李国荣、校长助理潘卫国、校办主任王飞、国交处处长涂和平等亲切会见了来校参加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的国外高校校长及专家,并进行了十分融洽的交流,共叙友情、回顾长期以来合作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更加深入、广泛交流与合作的美好前景。
  在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开幕式上,校长李和兴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李和兴在致欢迎辞时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专家、教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现状及迅速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杨伟人处长代表市教委发表了贺词。祝贺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立暨首届研讨会的隆重召开并简要介绍了上海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相信通过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这一平台,将有力促进电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期望我校充分利用上海外事优质资源和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合作平台,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为电力行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电力发展并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校党委书记周光耀致闭幕词。周光耀首先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外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会议达成的合作共识、搭建的三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签署的合作协议表示热烈祝贺,期望各方在教师交流、科研合作、学生海外学习实习等合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会议期间,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成员分别代表各自学校用图文并茂的PPT详细介绍了本校的办学亮点和特色,加强了互相了解,为寻找最佳合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外宾参观了我校电力科技园、智能电网仿真研究与检测服务中心、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中心、核电仿真实验室、菲尼克斯现场总线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仪器联网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发电技术检测中心、纯水制备等实验室。外宾还与我校各相关二级学院、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发规处等专家、教授进行了专业对口交流与洽谈,共同寻求最佳合作切入点。通过参观与分组洽谈,外宾感受到了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了解了我校教学、实验手段的先进性、睿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及国际化程度,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我国经济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国际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认定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是最佳交流与合作平台之一。外宾十分感谢我校为各高校提供的这一合作平台。会议确定第二届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研讨会将于2014年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举行。
  首批8个国家8所以电力为特色的高校共同签署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我校还分别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巴西伊塔茹巴联邦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8所高校达成一致意见与共识,将共同搭建以下3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国际交流平台
  为E8电力高校联盟设置专门的交流平台,加强大学校长及专家间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向社会展示联盟高校所具有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院校实力及专业资源等信息。通过国际交流,创建良好交流环境,互享电力高校、电力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及科研、教学等前沿信息。对我校而言,要通过交流努力聘请国外高端专家担任我校海外名师,促进我校085工程内涵建设的发展。
  国际项目合作平台
  借助E8电力高校联盟优势,系统整合高校优势科研资源,通过研讨交流,增强E8电力高校联盟与国际知名组织、商业伙伴以及许多工业消费利益集团的合作关系,如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委员会、欧洲共同体工业联盟、西门子等。通过联盟协调和沟通,建立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间的国际项目、科学研究等合作机制与渠道。
  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E8电力高校联盟为联盟高校提供教师研修、互访与合作科研平台,为研究生、本科生海外学习、实习、短期游学提供机会与场地,促进联盟高校并辐射国际其他电力高校及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提升联盟成员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为我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
  我校相关二级学院、处室负责人、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与洽谈。会议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涂和平主持。

  相关链接: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简称E8(8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ies)及 ADEP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ies) 是由我校倡导并得到国外7个国家7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大学的积极响应,首批8个国家8所电力高校共同组建的。国外7所高校为: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越南电力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伊塔茹巴联邦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