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赴英国进修随笔

发布时间:2008-12-30浏览次数:338

编者按:

今年922日至1222,来自我校不同院系的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公派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和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进行访问学习,如今已顺利归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交流得如何呢?电自学院的薛阳老师在忙碌的课程和科研工作之余,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下了老师们在英伦的生活趣事和点滴感想:

 

1.参观苏格兰的水电站

      我们一行十人于922中午11点离开中国上海,下午16点(外加7个小时的时差)来到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其中三位老师出境前往伦敦赫特福德大学,剩下我们七人转机深夜23点到达格拉斯哥。入住之后大家开始调整时差逐步适应环境,同时与格拉斯哥大学联取得联系。92728两日是周末,我们组织了苏格兰高地之旅。

     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来到了格兰扁山脉(Grampian Mountains)的Pitlochry小镇,这个小镇拥有苏格兰水电公司(Scottish Hydro Electric)的一个水电站,那里有Pitlochry 水坝。这个水电站是Tummel Valley(流域)水电计划中的第九座也是最后一座水电站,水坝14516高,使用了33千多立方米的混凝土,水坝背面是于1951年挖掘完成的人工湖Loch Faskally,拥有两座发电机组,每个发电容量7.5MW,年产55百万度电,差不多可供15千个家庭使用。

    这个水电站最特别的是建有鱼梯(Fish Ladder),为什么会有鱼梯呢?原来这条小河还是鲑鱼迁移必经之路,鱼梯就是用来保护鲑鱼的,这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是极为优秀的环保典范。水电站所建设的地方,正好阻挡了每年夏天鲑鱼从大海逆流而上到Loch Faskally产卵的通路,雄鲑鱼在产卵后几乎全部死去,只有大约20%的雌鲑鱼能幸存下来并返回大海,而且第二年这些雌鲑鱼也在海里大部死去不会再次迁移。因此,为了保护鲑鱼,电站设计的时候就专门为鲑鱼留了鱼梯,好让鲑鱼能跃过水坝经过Loch Tummel到上游Loch Faskally产卵。鱼梯是由水下管道组成,总长310,共34个小池子,其中三个是休息池,每个鱼梯高度为50厘米,一直到顶端,有三个出口与Loch Faskally相连。在鱼梯上设置有计数器,这个装置记载每年鲑鱼迁移的数量,电站的说明上告知每年平均大概有5400条鲑鱼通过,当时我们看到今年的实际数字是四千多条,看来今年鲑鱼通过的数目少于平均数。这个计数器旁边还有一个透明窗口,可以看到里面鲑鱼游过池子的情景,遗憾的是此时已近深秋,我们没有看到鲑鱼游过。

    我们惊叹于苏格兰多姿的美丽风光,感受这浓厚的风土人情,聆听着异国的动人传说,欣赏着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浑厚的群山,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地,旖旎的湖泊,成群的牛羊,以及点点的城堡和农舍,深深地被吸引和打动着……

    啊,明天,我们的紧张学习就开始啦!

 

 

2.紧张、忙碌、规律、节俭、有所得

     我们到达格拉斯哥的第二周,也即9月底最后一周,刚好是斯特拉斯克拉德大学开学的日子,于是我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去。这里的罗教授和我们一起开过两次正式会议,介绍了大学的基本情况,讨论了我们的工作学习计划,询问了生活方面的问题。

    现在,我们每位教师平均每周听课10个课时,并积极参加对方的讨论课、实验课。除了教学方面以外,还积极了解对方的科研情况,至今已参加了“Giving Technology 2020 Vision”和“Practical Nonlinear Control from Simple to Advanced”两个学术会议。

    这里的大学没有真正的大学校门,校园每一幢建筑周边就是Street,我们所在的EEE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就在Royal College Building里面。教师上课的时候基本使用PPT、幻灯片和黑板,与学生的互动相当多,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并当场解答,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且寂静无声,整个课堂纪律非常好又不失生动活泼。课程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共计8个小时,安排时间极其紧凑,有时教师和学生中午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只是简单的三明治或面包,怪不得英国人的午餐通常是三餐中最简单的。

    英国消费比较贵,每位国际学生学费和生活费各约十多万元人民币。我们通常自己做饭吃,因为这样比较节约,学校食堂和外面餐馆吃饭简单点一次也要50元人民币。

   大家所选课程不同,住宿不在一起,所以经常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络,并且定于每周一晚上20点是例会时间,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心得等。总体来说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张、忙碌、规律、节俭、有所得。(薛阳)

 

 

3.他乡遇火警

    昨天周一1117凌晨三点多的时候,我们的大楼又一次报火警了,所有的人无论是谁,都尽快穿好衣服跑出大楼,在瑟瑟的寒风中无奈地抱怨着,等着消防车的到来。

    记得我们922晚上23点刚到格拉斯哥,然后乘车来到住地,正在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突然间警报声声,周围总共三幢大楼同时报火警,当时我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随着接我们的人来到楼外,而且所有报警大楼里的人都出来了,外面黑压压的全是人,不到五分钟,开来两辆消防车前来处理。OK之后我们继续办理入住手续,等进了房间稍微收拾一下然后就休息了,实在太困太累了,结果凌晨2点多本幢大楼再一次报火警,于是披了衣服赶紧出门,外面又全是人,不到五分钟,再来两辆消防车,处理好之后赶紧回屋睡觉了。这就是我们刚到英国第一天所深切感受到的火警。至目前一个多月以来,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所住的地方,已经亲身经历至少十次。而且我们在大学办公室那边的时候,也经历过两次火警了。

    在英国所有的建筑里,报警装置和报警器是非常多的,每个房间每条走廊都有互相连通的报警装置和报警器,更有意思的是,建筑里面安装了很多的防火门(fire door),比如一个走廊上、电梯房等,会在两边多安装两个防火门,所以刚到英国的时候,进入大楼里实在是晕头转向,因为防火门实在太多了,而房间门本身就是防火门。英国的法律还规定,一旦有火警,在数分钟以内,不管你在大楼的哪个角落,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必须撤出大楼,否则一旦消防员进入大楼,你被逮住,那么你肯定将面临起诉和罚款,后果非常严重。怪不得火警一响大家都往外跑。如果你是故意引起火警,那么后果就更加严重。

    虽然我们不希望被火警一次次打扰,但是一旦有火警响的话我们总是非常迅速地往外跑,毕竟需要遵守当地法律的,否则的话去警察局解释,还要被起诉和罚款,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边的防火意识相当强,设施比较完备,处置也是快速而有效的。(薛阳)

 

4.这里的老师、这里的学生

 

    我们在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打交道最多的莫过于教师与学生了。

    先来说说教师吧,这边五年级的课程相当于硕士一年级的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都由一位教授负责,再包括几位副教授和讲师,甚至他们所带的博士研究生。这边课程模式分为:LecturesTutorialAssignmentsLaboratoriesPrivate Study,其中Private Study往往占到总课时量的一半。教师往往非常重视Tutorial,会提前在网上发布Tutorial Topic,大概有五道大题左右,让学生们做好准备,上课的时候主要就是答疑。一次有位老师在上Tutorial课的时候,带上他的四位博士研究生,就算如此,那堂课学生们的问题非常多,一个小时的课他们五个人还忙不过来。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教师来源非常广泛,我听第一堂课的上课教师是埃及的,第二堂课是澳大利亚的,还有的教师是瑞士的、俄罗斯的、中国的等等,这样来自于多国的教师队伍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当然,他们的英语也就或多或少会带有当地的口音,这也给我们听课带来了困扰。

    在这边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他们每周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收集查阅资料。特别是上Tutorial课的时候,几乎每个学生在课前都会独立完成Topic里面的所有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抄袭其他人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这边的Tutorial课是比较活跃热烈的,教师忙于回答学生们在学习与做题时碰到的问题。与学生们的交谈可以知道,这边的学习主要靠自觉,否则难拿学位。另外,这边的消费比较贵,家庭资助上学开销比较大,所以也就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无论是来自欧美地区的学生,如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等,还是来自亚洲地区的学生,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中国等,都说这边的花费是Expensive。普遍来说,这边学生的学风真的是非常好。

 

 

5.回家的感觉真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眨眼间就快到圣诞节了,也是克莱德大学期末快放假的时候了。由于大部分的课程期末考试都放在圣诞假期之后的1月份,所以往往最后两周的学习时间里,教师会更多的让学生做练习或写报告,学生们也在抓住这最后两周的学习时间,巩固之前的学习内容并尽可能的和老师沟通交流,以便能够顺利地通过期末考试。

    按照预期计划,我们刚好在这个学期最后一周回国,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在这边亲身体会圣诞气氛,不过对于即将到来的回国,大家都非常期待和激动。同时在这里做访问学者的还有华北电力大学的四位老师,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出来三个月,不过他们是10月份来到英国的,所以要在091月下旬回国。我们和罗教授再一次进行了半天的会议讨论,就双方的教学、科研等情况做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同时与这边的一些教师友好地告别,与我校的留学生们多次交谈,勉励他们,以及与住在同一个flat里面的老外们道别,他们基本都会在圣诞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类似于我国的春节,在圣诞前几周欢庆的气氛就逐渐转浓,街边会盖起一些小房子成为购物娱乐场所,大部分商家都开始打折,步行街的游人也与日增多。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打折比往年来的更为疯狂。我们也在为国内的亲朋好友挑选礼物,出来一趟,总得为家人、同事们、亲戚们、朋友们买些东西吧。

    当告别终于来临的时候,我们在周日清晨6点出发,每个人几乎都是在凌晨4点左右起床准备的,从完全陌生的地方,到渐渐适应了的环境,包括吃饭、住宿、交通、气候等,带有淡淡的不舍和伤感,离开格拉斯哥前往伦敦,会合其他三位老师一起返回上海。当我们一行十人于周一上午踏上祖国的土地,看到前来迎接的家人和同事时,心里是何等的激动和开心,我们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