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非洲肯尼亚和尼日利亚分别举办两场非洲能源发展国际论坛。
11月22日上午,我校与肯尼亚中资电力能源企业协会共同举办“东非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展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校企合作研讨会 ” ,在肯尼亚投资的20家中资能源电力企业近40余名企业家参加研讨会,包括葛洲坝国际肯尼亚负责人唐亚洲、东方电气集团东非区总经理蔡启文、 中国电建集团-湖北电建东非区总经理詹瑞 、江西水建肯尼亚分公司总经理段浩 、肯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卓武,以及华为非洲新能源业务施耐德电气、渣打银行 、蒙内铁路运营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非洲办公室等企业驻肯尼亚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与会。
会议由肯尼亚中资电力能源企业协会会长、肯尼亚Yocean Group 公司总裁、我校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毕业生余洋主持。我校副校长封金章一行五人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两个议题进行热烈的研讨与交流。议题一是“肯尼亚及东非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非洲实现碳中和目标”,议题二是“校企合作促进电力技术创新升级与科研转化,给企业赋能助力一带一路技术产能转移,属地化及可持续性发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学校与企业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对增强中资企业在非洲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属地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研处副处长夏能弘分析了肯尼亚能源电力现状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肯尼亚可充分发挥其地热与太阳能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合理的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在新能源开发、综合能源、智能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及智慧用能等关键领域加强能力建设是解决肯尼亚能源电力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外联络处处长丛亮建议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挥校友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封金章向肯尼亚企业家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化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他认为大学有责任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企业赋能,做好属地化人才培养与培训,进一步与企业开始密切的实际合作。
11月25日上午,我校与尼日利亚XEM咨询公司在尼日利亚输电公司会议礼堂举办“中非电力合作的未来:探索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为尼日利亚电力领域合作带来的机遇”国际研讨会。尼日利亚参议院电力委员会主席Enyinaya baribe议员、尼日利亚输电公司执行总裁Barr.Austine Dodo、尼日利亚国家电力培训院总裁Ahmed Bolaji Nagode 、尼日利亚XEM 咨询公司总裁Eugenia Chinenye Ndukwe 博士,以及尼日利亚国家水电能源生产区域发展委员会、阿布贾电力配送公司(AEDC)、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明那大学、梅瓦尔国际大学等单位近百人参会。会议由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部尼日利亚电力咨询专家Chinedu Onyegbula 主持。我校副校长封金章一行五人参加研讨会。
论坛分嘉宾致辞、上海电力大学报告、尼日利亚各电力部门报告三个板块。
Enyinaya baribe在致辞中介绍了尼日利亚电力发展的现状,对上海电力大学与尼日利亚电力领域的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封金章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中,在一带一路各国投资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他认为目前非洲各国包括尼日利亚面临电力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这为中国与非洲的能源电力合作、为上海电力大学与非洲的合作带来了机遇。他希望通过本次与尼日利亚各能源电力部门的友好交流,为下一步促进上海电力大学与各家单位的密切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上海电力大学报告板块,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曾芬钰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我校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国际产教融合方面的典型案例,向与会各位提出了合作建议。
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传林教授以学者身份向大会作了题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非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合作”(Futur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in Electric Power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主旨报告。他分析了当前非洲地区能源电力资源禀赋、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他从中国能源电力发展经验出发,介绍了未来潜在的合作领域,就如何促进非洲地区电力稳定供应、智能电网建设、清洁低碳发电及自动化运维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尼日利亚国家电力培训院总裁Ahmed Bolaji Nagode 、尼日利亚输电公司执行总裁Barr.Austine Dodo、阿布贾大学副校长阿卜杜勒-拉希德· 纳阿拉、AEDC Christopher Ezeafulukwe等来自尼日利亚能源电力领域的政府官员和高校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在非洲举办的两个研讨会有效地促进了我校与肯尼亚中资企业在校企业合作方面的交流,增进了我校与尼日利亚能源电力领域相关部门的相互了解,增加了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