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我校2024年“‘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学员走进二级学院,来自泰国、澳大利亚、越南、印尼、巴西、布基纳法索、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高研班学员与能机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电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座谈会。参加座谈会人员包括高研班学员、各学院负责人、相关学科师生代表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人员。
在能机学院座谈会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gor Skryabin和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Phirayot Khaengkhan与学院师生分享了两校在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就未来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领域的合作达成初步共识。泰国和澳大利亚双方还为学生在能源领域的跨国学习和研究提出了合作建议。越南永新电厂的Van Hai Ngo就校企合作及我校学生赴越南实习提出建议。
经管学院与印尼电力公司及卡拉旺大学学员就产业创新与技术发展进行探讨。印尼电力公司主席Tumpal Gultom作为印尼能源政策的重要顾问,提出与我校的智库合作,全面加强中印尼在能源政策、国际能源合作等领域合作的希望。此外,印尼卡拉旺大学交通政策研究所市场营销创新与技术硕士课程负责人Femmy Sofie Schouten,作为雅万高铁项目人员培养的主要负责人,他表达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的期待。双方商定,将在新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的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更多实质性的合作。印尼卡拉旺大学Yuliarman Saragih分享了近三年该校学生参加由我校主办的“一带一路”商业决策模拟大赛的情况。
计算机学院座谈会上,巴西CPFL电力公司Murilo Tarini和布基纳法索纳兹博尼大学Kielem Wilfried Albert Duniwangda,Diallo Abdoul Karim Douani提出了在信息技术和电力管理方面的合作意向。布基纳法索的学员还邀请我校师生前往其大学进行访问和学习,双方计划在网络安全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电信学院的座谈会中,来自巴基斯坦的Muhammad Shemyal Nisar和Zia Ullah Khan两位学员分享了巴基斯坦在电信和电力行业的技术发展情况。他们表示,巴基斯坦与中国在电力和通信技术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并提出未来在科研、学生培养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gor Skryabin访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他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看待世界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很感兴趣,通过交流得知中国的能源转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后,他由衷感慨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高级研修班已举办八届,今年首次安排高研班学员与各学院师生面对面交流,不仅让学员们对学校整体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二级学院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高校和企业搭建了交流沟通的桥梁,为今后各方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供稿